to top

全力以赴

All In

跨越盧比孔河

Crossing the Rubicon

2022年4月03日 | 恒毅力

全力以赴

挫折使我沮喪。

我曾於某處說過,我亦曾承認,我,Angela Duckworth,作為研究恒毅力(grit)的學者以及一切優秀事物的仰慕者,在起初訂立恒毅力量表(Grit Scale)的其中一項原始項目時,表現令人失望。

但這是真的︰我確實感到氣餒。懷疑自己對我而言並不陌生。

然而最終,我再次站起來。我摔倒七次的話,就要爬起來八次。

究竟「全力以赴」的心理是什麼?為什麼有時在生活中我們會灰心退縮;然後,結果就是看著預示自己失敗的預言遭到應驗?而在其他時候我們會灰心喪志,但最終反而能加倍努力,從而增加了我們成功的機會?

在全力以赴與其他事情之間的區別,歸根究底在於你是否已越過了盧比孔河(Rubicon)。

盧比孔河的比喻,是心理學家 Peter Gollwitzer用來解釋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思慮下一步如何,以及下定決心說「是的,這正是你想做的事」。身在河畔尚未過河的你,還有很多選擇;身在對岸已過了河的你,已委身自己的決定。

如你所知,公元前 49 年凱撒大帝違背了羅馬元老院頒布的直接法令,渡過了盧比孔河。過河這個決定是一個清晰叛國的行為,是無法逆轉的。

全力以赴代表你完全致力於你的目標,你不再去權衡夢想的好與壞。相反,你正在籌謀如何去實現你的夢想。當我們抱有全力以赴的心態,挫折——無論多麼痛苦以及令人沮喪,尤其是在此時此刻——都被重新定義為我們已汲取的教訓。

我估計恒毅力的典範和其他人一樣,他們都曾經想過︰我能做到嗎?我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我不該這樣做?每個人包括野外攀岩高手 Alex Honnold、賽跑運動員Roger Bannister和退役女子網球運動員 Serena Williams,一定曾在旅途中的某個時刻,質疑自己目標是否太高,甚至是否完全指向錯誤的方向。

然而有一天,他們越過了盧比孔河。之後,他們問,我該怎麼做?我可以在何時何地行動?為什麼我正在做的事情不湊效,我需要做什麼去改變策略?

幾年前,我靜心回顧恒毅力量表,重讀所有內容,仔細思考,最後只更改了一個項目。

每個人都會灰心。有時,每個人都會痛哭。但是我們部分人越過了盧比孔河。當我們到達彼岸,我們就可以毫無保留地說︰挫折不會讓我氣餒太久

不要以為有恒毅力的人永遠不會氣餒。

務要把懷疑的時刻化作機會,去考慮你真正想要和相信的東西,並且幫助在盧比孔河畔的年輕人,思考他們下一步該做什麼。

帶著恒毅和感恩,
Angela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


  • 認識正向教育更多

  • 對我個人生活有啟發

  • 對我教養孩子有幫助

  • 對我的教學工作有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