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放棄某些事情,是因為我們真的不想再做下去。
例如,當我還在小學時我放棄了彈鋼琴,因為我並不享受。我知道如果繼續嘗試,我會進步的,但是只有在那一天我知道不用彈琴時,我才會感到快樂,而且我從未因放棄彈琴而感到後悔。
但很多時,我們放棄是因為我們認為,就算嘗試了也不會做得到。
我在大學時放棄了數學,因為部分的我在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成功超越多元微積分。當時我很喜歡導數、積分,以及所有正在學習的東西——我尤其鍾愛我的數學教授 Robin Gottlieb。然而,要修讀更高階課程的想法讓人心生恐懼。
放棄有時是對的選擇,但在當下,當我們宣告︰「我受夠了!我不要再做了!」我們可能難以了解,究竟放棄是否出於正確的原因。
大約在我於新澤西州放棄習琴的時候,在美國的另一邊正發生了一件大事。1977年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發表了一篇名為〈自我效力︰邁向行為改變的統一理論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的文章。
40多年後的今天,這篇文章被其他科學家引用超過7萬5千次——超越我讀過的任何論文。
班杜拉主張,人生中的許多決定——去堅持或放棄、更努力嘗試或敷衍了事、去尋求幫助或畏懼挑戰——是我們認為 如果去嘗試就可以成功的程度。班杜拉給我們對自我能力的主觀判斷一個技術詞語,就是自我效能,但更常用的詞匯是自信心。
例如,以下是一項問卷用來量度學生對物理科的自我效能︰
透過連續數個學期,向這班物理科入門的學生進行上述調查,研究人員能夠將自我效力及實際能力區分出來。以下是他們的發現︰在物理科取得A級成績的女學生與取得C級的男學生的自信心相約。
研究什麼東西能建立及破壞自我效能是班杜拉畢生的工作,我們來到這充滿挑戰性的一年將近結束之際,是時候將這個月的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發現上。至於目前……
不要 假設我們完全理解自己為何放棄某些事情。前幾天,我翻出我的大學成績單,好讓我知道究竟修讀Robin的微積分課、以及當我決定終止學習數學時我的成績是怎樣。我發現它們全都是A等。
務要 與你身邊的年輕人分享你曾決定放棄的事情。與他們談談你從前做過的明智及曾令你後悔的決定——以及你從那時起了解到,嘮叨的自我懷疑偶爾會影響我們的判斷。並且,你也可以與他們分享以下得到科學支持的格言︰無論你認為你可以或你不可以,你都是對的。
帶著恒毅和感恩,
Angela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