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情緒解碼

Decoding Emotions

想法先於感受

Thoughts before feelings

2021年3月14日 | 情緒智能

情緒解碼

受到心理治療先驅 Tim Beck 的啟發,這是三部分系列中的第一部分。

Aaron Temkin Beck (亞倫.特姆金.貝克)——他的朋友和家人簡稱他做 Tim ——人們通常稱他為現代心理治療之父。簡單概括他那範式轉移的洞見︰我們的情緒是思想的結果,因此,要了解我們的情緒,我們必須先了解引起那些情緒的想法。

想一想憤怒。前幾天,就在家庭 Zoom 視像通話(現今取代了面對面的聚會)即將結束的時候,本來非常愉快的對話一下子變得糟透了。在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被氣得滿臉通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憤怒的情緒,突如其來。如果你在那一刻問我在想什麼,我會回答我沒有在什麼。我在感受,我感到很生氣

但在第二天早上,當我回想所發生的事情時,我意識到觸發我憤怒的是一個想法︰「你在羞辱我。」

在認知療法中,治療師會幫助你注意自己的想法,並與那些不準確和不適當的想法加以論辯。例如,治療師可能會請我去思考,為什麼我在那一次的家庭對話中如此容易被觸怒。我可以考慮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當時的情況,例如「你誤會我了。我需要解釋得更清楚。」或者「你認為我在羞辱你。你感到被冒犯了。」

現在,當我生氣時,我會去尋找我認為自己的權利如何被侵犯。當我難過時,我會問自己︰「我覺得自己失去了什麼?」當我感到焦慮時,我會問︰「我感覺到有什麼即將發生的威脅?」當我高興時,我會問︰「我得到了什麼,讓我有這種感覺?」

對於我所有這些想法,然後我會進一步思考︰「是否只有這一種可能呢?還有什麼可能是真的?」

同樣地,當我接收他人的情緒時——無論正面還是負面——我都會問自己,「是什麼想法導致了這種情緒?還有什麼可能是真確的?」

那次家庭視像通話後的好幾天,我一直在深思。這反過來,促使我寫了一封電子郵件並伸出了橄欖枝。我向對方致歉,澄清了自己的意思,並承認我應該解釋得更清楚。我的親戚接著也道歉了。我們都承認這次爭論讓我們感到很糟糕,而我的憤怒被寬慰和喜悅取代了。

不要讓你的情緒欺騙你。情緒看似無法避免又不能改變,它們看似是對自身狀況的直接反應。事實上,情緒源自思想而不是你的處境,情緒是你如何解讀自己的處境。

務要記住這句法國諺語︰Tout comprendre, c’est tout pardonner(To understand is to forgive)。意思是︰理解就是原諒。Tim 向我們展示出,理解也是改變的第一步。我可以向你保證,在未來的 24 小時內,你會經歷許多不同的情緒,有些正面、有些負面。請你嘗試注意這些情緒,並尋找出你的想法,可以去解釋並讓你能更自主地控制餘下會發生的事情。

帶著恒毅和感恩,
Angela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


  • 認識正向教育更多

  • 對我個人生活有啟發

  • 對我教養孩子有幫助

  • 對我的教學工作有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