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將選擇化難為易

Hard Choices Made Easier

問自己什麼是已經足夠好的

Ask yourself what’s good enough

2020年9月06日 | 決策

將選擇化難為易

本週,我邀請了我的朋友 Barry Schwart 為大家分享他的「一週小貼士」。

你有沒有聽過父母說︰「只要對孩子來說已經是足夠好的,我都可以接受。」

我肯定沒有聽過。當牽涉到我們的孩子,只有最好的才算足夠!頂尖的學校,一流的舞蹈課,最有營養的食物。當關乎自身時,我們有時可能會勉強接受足夠好的事情。但夠好的,對孩子而言永遠未夠好。

這種觀點十分普遍,但這卻是錯誤的觀念。滿足於足夠好的東西使決策過程變得容易,並會對自己所作出的選擇更滿意。我稱那些尋找「足夠好」的人為「滿足者」(satisfiers)」。研究表明,與總是追求最好的人(我稱之為「最大化者( maximizers)」)相比,滿足者對他們的選擇感到更滿意——而且整體活得更快樂。因此,在我看來,當一位滿足者並為孩子樹立榜樣,是一個非常明智的策略。

但在一個被疫情打亂了的世界裡,風險變得更高,每一個選擇似乎都是錯誤的。如果學校提供面授課堂的選項,你會送孩子上學,還是選擇在家遙距學習?遙距學習會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但面對面教學可能更有效。踢足球又怎樣?你的孩子需要運動,並重視友情,但這是一項需要身體密切接觸的運動。那麼,去探訪年邁的祖父母又怎樣?當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時,你究竟如何回答這些問題?

你可以假裝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最好還是承認你未知的事物,並採取一種決策的策略能助你應對問題。那是什麼策略?我稱之為「強而穩健的滿足(robust satisficing)」。你去尋找那些選項能夠產生足夠好的結果(令人滿意的部分),然後問自己,在未來世界最廣泛的狀況下(新冠肺炎病例再次激增,疫苗未臻完美,青少年因缺乏社交接觸而變得越來越抑鬱等),你面臨的哪些選項能夠產生足夠好的結果。這便是這策略中強而穩健的部分。

嘗試問問自己︰「無論未來如何,我能做些什麼來讓孩子的生活足夠滿意?」我認為,當情況不確定時,這是一個正確的問題。在這些時候,這可能是唯一需要問的問題。

帶著滿足,
Barry

關於作者

Barry Schwartz 著有《選擇的弔詭The Paradox of Choice)》。他是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的心理學名譽教授,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的客座教授。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


  • 認識正向教育更多

  • 對我個人生活有啟發

  • 對我教養孩子有幫助

  • 對我的教學工作有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