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投資在聯繫中

Invest in Connection

你的伴陪將迎來豐厚的回報

Being present pays dividends

2023年11月26日 | 好奇心情緒智能社交智能

投資在聯繫中

今天,我邀請了Marc Schulz為大家分享他的「一週小貼士」。

「不知為何我這麼努力想要伴在他身旁——他總是告訴我讓他獨處。」

我的朋友對她16歲的兒子感到惱怒。「我是否應該放手呢?」她問。

隨著孩子的脆弱轉變成青少年好鬥的態度,要父母每次都看到關心陪伴的好處變得越來越難。尤其是當你的年青子女告訴你「我不需要你」,又或是在你嘗試與他們聯繫的時候將你推開。

然而,這些青少年仍需要你的陪伴,以及你與他們之間的聯繫。研究發現,青少年在獨立成長的同時與父母保持聯繫,相對那些在過程中犧牲了與父母關係的青少年,他們的表現更好——擁有更高的自尊感,對世界有更成熟的理解。

那麼,父母在子女以微妙(或不怎巧妙)的方式說「別要管我」的情況下,該如何滋養彼此間的聯繫?

關鍵的第一步是冷靜深呼吸,然後辨別你當下的情緒,以及你的優先事項。你可以識別但加以抵制你首個出現的衝動,這可能是你因生氣或難過而冷落你的孩子。你可以提醒自己,青春期對你來說多麼具挑戰性,並且感覺自己正變得更加獨立有多麼重要。你也可以重新考慮那些在盛怒之下非黑即白的想法,導致你相信你的子女總是難攪的、總是抗拒你在身邊。

此外,想想你有甚麼機會可以帶著好奇心去親近你的子女,了解他們正在經歷什麼?你可以問他們︰「你最近遇到什麼事情?」問問自己︰「孩子在這些情況下的遭遇,有哪些是我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為什麼我覺得這樣令人很沮喪?我之前錯過了什麼?」

不要相信你的青少年全天候都想獨自一人。

務要告訴他們你希望與他們保持聯繫。當他們推開你時,你可以回應︰「我知你現在想要些獨處的時間,但讓我們另找時間相聚一下或一起做些事情。」在所有虛張聲勢之下,你的青少年真的需要你。

帶著好奇和興趣,
Marc

關於作者

Marc Schulz 是美國布林莫爾學院(Bryn Mawr College)「Sue Karda PhD 1971」冠名心理學教授和數據科學主任。他與Robert Waldinger合著了《The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World’s Longest Scientific Study of Happiness》一書。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


  • 認識正向教育更多

  • 對我個人生活有啟發

  • 對我教養孩子有幫助

  • 對我的教學工作有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