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追求
Me to Me
與自己比較,而非別人
Make comparisons with yourself, not with others
2022年5月01日 | 恒毅力
在虛構故事Lake Wobegon小鎮中,「所有孩子都高於平均水平」。
可是當我還在大學就讀時,個人成績與全班平均分相比可不是件說笑的事。事實上,在我所選修的科學課程中,一般標準的做法是,要讓每班正好有一半學生低於平均水平。
每當教授發還試卷時,我們都會被告知全班的平均成績。全班的總成績分佈通常會顯示在演講廳前端的屏幕上,同別人相比,我們就知道自己的表現如何。有時,教授實際上是利用「拉曲線」的方式給我們評分——即是我們考試成績的等級會根據其他同學的表現向上或向下調整,而非按照我們原有的分數。
我們當中有誰人能抗拒與他人比較、來了解自己實況的誘惑?進行比較這本能可以說是獲得知識的基礎。正如小說家Herman Melville曾經寫道︰「世上沒有任何特質不是透過比較而被反映出來的。沒有特質能夠單獨存在。」
倘若我們是透過比較來理解事物,那麼為學生提供一個參考的數值似乎是個很合理的教學工具——讓成績優秀的學生確實知道自己表現卓越,同時幫助表現較遜色的學生認清自己的真實水平。
然而最近的研究卻發現,注重學生與全班平均分的比較根本是必有沒要的。為什麼?因為學生已能憑直覺得知這些信息,事實上相對預測自己的表現,他們更擅於猜測全班同學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強調同輩之間的比較有時可能會帶來傷害。當學生自覺趕不上別人時,便有可能喪失信心,從而減少努力。
那麼我們如何處理人類會比較的天性呢?其中一種方法是請學生將他們的表現與客觀標準作出比較——例如把某些技能以初階、進階及高階分類的指標。又例如女童軍會鼓勵成員去獲取代表獨特成就的徽章。這些標準讓任何參與的人,無須擊敗別人仍然可以獲勝。
雖然競爭能令好些人發奮,但請大家參考傳奇滑雪運動員 Lindsey Vonn 的建議。她曾經告訴我,每個得勝者去到某個階段,比起擊敗對手,都會開始更關心如何讓「自己更勝一籌」。而這心態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擁有。
不要強調與他人比較。我的父親從小便將我和妹妹與住在波士頓而才華橫溢的表親相比。這樣不但沒有激勵我們,反倒令我們變得缺乏信心。
務要鼓勵身邊的年輕人追求卓越,但這並不代表要打敗他人。這可以是關乎戰勝自己,創造運動員所謂的最佳個人記錄(PR)——當中的比較不在於你我之間,而是各人的自我追求。
帶著恒毅力和感恩,
Angela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