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自私有因

Selfish for a Reason

用你的力量去幫助他人

Using your power to help others

2022年4月17日 | 仁慈目的

自私有因

今天我邀請了 William Fleeson 為大家分享他的「一週小貼士」。這是「道德系列」兩篇中的第一篇。

他想知道,假如他不首先成為一個自私的野心家,怎能成為一個慷慨的醫生。

你可能會以為,世上道德最崇高的人(想想聖雄甘地或德蘭修女)都具強烈的動機去幫助別人,而非為了一己之利。正是這種個人動機組合( motivational profile)的側重,使他們成為道德高尚的人物,不是嗎?

事實証明並非如此。一項針對20世紀最具影響力人物的研究發現,最具道德的人會擁有一個綜合的動機組合

一個綜合動機組合既包含為自身打算,也有服務他人的動力。當中沒有一方會佔主導,也無一方會萎縮。具備綜合組合的人,不僅具強烈的動機去照顧他人,還會非常積極去獲取權力和資源。

在一個綜合的組合中,這兩種動機以一個特定方式共同協作︰自我提升的動機幫助人們取得權力和資源,因此這些權力和資源能夠用於幫助別人。最終目的是要達成更崇高的目標,然而人們需要意識到自己可以先透過獲取權力,然後將權力用於服務他人來達至更佳的效果。

當我向學生解釋這一點時,他的肩膀如釋重負地放鬆下來,神情因興奮而變得充滿希望。那一刻他明白到,在醫學院努力取得成就與行善並非背道而馳,甚至可能對於邁向更崇高的人生目標更是必不可少。

不要相信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總是件壞事。

務要追求自我提升的目標,讓你可以運用自己的力量助人。當你更遠大的目標是為了所有人的福祉時,對你有益的也會對全部人有利。

帶著欽佩,
William

關於作者

William Fleeson 為美國維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侯特奎斯特家族(Hultquist Family)心理學系教授。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


  • 認識正向教育更多

  • 對我個人生活有啟發

  • 對我教養孩子有幫助

  • 對我的教學工作有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