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繫好安全帶後打開了一本書,正等待機長宣佈航機起飛時,一位機艙服務員走過通道。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她噗通一聲坐在我旁邊的空位上。
她解釋道︰「我要飛回家了。我工作的航線有時候無法帶我回去,所以航空公司會讓我搭乘下一班適合的航班。」
幾分鐘後,真正在當值的機艙服務員走近,問我們想喝點什麼。當他遞上我所點的飲料時,我心不在焉地說了聲「謝謝」。
可是,當我鄰座點的飲料被送上時,她看著機艙服務員的眼睛,微笑著說︰「非常感謝你。」
我想,或許他們彼此認識。不過,隨著航程繼續,明顯地他們並不比我與她更熟悉。
然而,他們每次交談過後,我的鄰座都會凝視對方的眼睛,面帶微笑地說:「非常感謝你。」
下機時我在想,她的感恩與我的感恩之間有何區別。我很有禮貌;她卻富有同理心——我認為,當中的差異在於她明白聽到一句「謝謝」所帶來的感受,而我卻不知道。
這段由美國克利夫蘭診所製作、有關同理心的四分鐘影片,以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問題作為開首︰「還有比我們能在一瞬間透過彼此眼睛觀看事物更偉大的奇蹟嗎?」影片又以此作結︰「假如你能站在他人的位置,聽到他們所聽,看到他們所見,感受到他們所感,你會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嗎?」
我們都同意,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很重要。
傳統智慧認為,我們應該嘗試從另一個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例如想像一下,穿著他人的鞋子走一英里路會是怎樣。社交智能的確很重要。
然而近期的研究顯示,在腦海中轉換角色並不如我們想像般有效。我去猜測當一名機艙服務員會有什麼感覺其實無甚意義。心理學家Nick Epley告訴我們,與其想像別人有何感受,不如直接問他們。重點不是轉換到別人的角度去思考(perspective taking),而是去真正理解對方的觀點(perspective getting)。
不要以為你能夠輕鬆地與他人切換觀點。
務要詢問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並通過細心聆聽,向他們展現出你真的想知道他們的答案。
帶著恒毅和感恩,
Angela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