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多一點覺察

Take Notice

透過觀察培育靜觀

Foster mindfulness through observation

2021年6月13日 | 好奇心智慧的謙遜

多一點覺察

今天我邀請了 Ellen Langer 為大家分享「一週小貼士」。

有一次我在一場馬展上,一位男士問我,能否在他去為其馬匹購買熱狗時,暫時看管著牠。

我頓時嗤之以鼻——我擁有一個博士學位,而且一直是「全A」的優等生。我甚至記住了課本裡圖片下面的內容,以確保能獲得A級的成績。如果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馬乃草食動物。馬吃熱狗?哼!

他回來了,將熱狗放在手掌上。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那匹馬真的吃了熱狗。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有可能是錯誤的。

到底我這種盲目、不加思索的狀態是從何而來呢?我想,這可以追溯到初中的年代。背誦和教授絕對的知識(例如馬不吃肉),都會導致不加思索的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都處於不加思索的狀態,即使我們自己並不曾意識到這一點。不過有一個方法︰沒有冥想的靜觀(mindfulness,又稱正念)。正如我研究的,靜觀是一個主動覺察新事物的簡單過程。

當我們察覺到新事物時,會認識到一切都存在不確定性。我們意識到,自己不知道的還有很多,才開始去理解不同的觀點與含糊不清的地方。

最近有一項實驗,我和合作伙伴把一群參與夏令營的孩子隨機分成兩組。一半的營友接受了面談,詢問有關他們個人以及在營中的種種經歷。這位訪談員被指令「對營友的回答假裝很感興趣」——換言之,訪談員對營友的回答毋需意識或加以思索。而另一組營友會完成同一個面談,但這一次的訪談員被指示要專注並覺察孩子的情緒狀態以及身體語言,尤其是孩子之間的不同差異。

面談結束後,與第一位沒有意識回應的訪談員交談過的營友都認為,自己的能力較低,即使討論只涵蓋正面的內容。相反,另一組跟第二位表現專注的訪談員面談的孩子,在自我感覺以及對營內表現的評價均較佳。他們亦更喜歡與信任那位訪談員,且推斷對方也更喜歡自己。

當你專注於孩子身上,視他們為獨立個體,你便是建立靜觀的榜樣。你在教導孩子如何理解他人︰從那個人的角度出發,他的某些行為是有意義的,否則就不會這樣做了。

不要問孩子們今天過得怎麼樣,這種機械式的問題,通常只會獲得它應得的一個字答案。

務要鼓勵孩子為問題尋找多於一個答案,尋找多個解答可以令你認識到知識的局限性。另外,請孩子們教你一些他們認為不知道的事情,這樣你們倆都能學到新的東西。

帶著正念,
Ellen Langer

關於作者

Ellen Langer 為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請即按此報名參加由她所主持的靜觀Zoom課程。這個新的實驗性課程每週免費舉行,分為成人及兒童兩個組別。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


  • 認識正向教育更多

  • 對我個人生活有啟發

  • 對我教養孩子有幫助

  • 對我的教學工作有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