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發問的力量

The Power of Questions

「自我解釋」勝於他人的解釋

Self-explanation over other-explanation

2019年4月21日 | 好奇心

發問的力量

當我們家的長女Amanda還是嬰孩的時候,她會踮起腳尖站在嬰兒床裡,一手抓住床的一邊,另一手指著房間裡的各種物品,問:「什麼?」

「那是什麼呀?」我跟著她的目光重複道。「噢,那是你的衣櫃呀,Amanda!」

什麼?

那是你的大鴨子!

那是媽媽!

那是爸爸!

這個遊戲會一直進行:Amanda的問題持續不變,她也從不疲累,我和丈夫Jason會跟隨她的目光,然後給予答案。

在這像發球跟接球的互動中,對話的皮球在父母與孩子之間,一次又一次的來回。這樣的交流不僅讓孩子了解周圍的世界,而且同樣重要地,能讓孩子知道有一個成人在悉心照料著他們。

當孩子還小時,很自然地會向父母尋求答案。我們很容易養成習慣,在小孩提出請求時,便毫不猶疑地提供解釋。

不過,即使是學齡前兒童,也能開始讓他們自己慢慢去理解。事實上,隨著孩子長大成熟,給予他們自行解答問題的機會很重要。這種方法稱為「自我解釋」(self-explanation)。

比方說,你的女兒或兒子正在苦苦思考一條數學題。你的本能可能會促使你提供答案去拯救他們,但不要這樣做。相反,溫和地提示他們問自己︰「為什麼答案是5?我怎麽會得到一個不同的答案?」

上個月,當我在同事的課堂上做客席演講時,我接二連三地講解。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我想總結自己就恆毅與成就這兩個課題所學到的一切。之後,同事為我下一次演講提供了一個新策略,他說我可先以問題作開首,「你們認為人們是如何取得成功的?」然後安靜、耐心地等待學生組織自己的答案。這將使學生抱持一個心態,把他們的意見跟我的作比較和對比。這本應是一場對話,而非獨白。

研究指出,不論學生有否把答案與同學分享,自己主動就問題尋找出答案,對所有學科和年級的學習均能帶來莫大的幫助。

當孩子感到困惑的時候,不要太快介入。孩子只有在轉向他人求助前自行尋找答案,方能從中獲益。

務要成為孩子自我解釋的榜樣,讓他們知道掙扎與學習的過程是怎樣。特別要讓他們看到,當你犯錯時,你會悠然地帶著笑容去問︰「我怎麼弄錯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我解釋是一種內化的、像發球跟接球般的對話。那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等等,不要只給我答案!我想先自己想想!

帶著恒毅和感恩,
Angela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


  • 認識正向教育更多

  • 對我個人生活有啟發

  • 對我教養孩子有幫助

  • 對我的教學工作有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