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你就是你所養育的那隻狼

You Are What You Feed

如何發揮你最好一面

How to bring out your best

2021年3月28日 | 情緒智能

你就是你所養育的那隻狼

這篇文章是關於心理治療先驅 Tim Beck 的工作,是這系列中的第三也是最後部分。你可於此閱讀第一篇第二篇

在 Tim Beck 最近撰寫的一篇文章中,他講述了 David 的故事,這名 37 歲的男子因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而住院。

他的症狀很嚴重,傳統的治療方法到迄今為止並未能起到任何作用。有時,參與對話對他而言都是一項挑戰。

有一天,他的治療師問他過去最喜歡什麼活動。他回答︰「麥當勞,我一直很喜歡去麥當勞吃漢堡包。」

治療師建議他們一起走到醫院餐廳。抵達後,奇蹟一般的轉變發生了,並沒有任何解釋。

突然間,David 注意到周圍的環境,能夠在收銀台前高興地完成交易,甚至在取餐前和收銀員說笑。

如果你一直站在 David 身後排隊,你永不會猜到他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但他沒有痊癒;一旦他們離開餐廳,他的精神分裂症症狀又回來了。

正是觀察這些截然不同的模式(modes)——在同一個體中同時存在的不同人格狀態——激發了 Tim 針對在傳統認知療法下沒有療效的患者,開發另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他的模式理論(Theory of modes)之影響,延伸至所有人,而不僅於那些罹患精神疾病的人。

相比起幫助患者糾正他們適應不良的想法(maladaptive thoughts),這種較新開發的治療方法是以資源為導向(asset-oriented)。Tim 解釋道,治療師的目標是「查找出個人的價值觀、興趣、能力、技能,[並]迎合這些特質,去提供協作體驗以及新的學習機會。」

在他們前往餐廳後的數個月內,David 和治療師探索了他對預備和為別人烹調食物的興趣,他們一起發現了 David 這一特殊興趣背後,藏著他對別人關懷的深切渴望。David 在學會為自己做飯後,也學會了為醫院裡的其他病人做飯。他最終離開了醫院過獨立的生活,並在一家餐館做全職工作。

Tim 說,每個人都有一股強烈的需要,感到被接受、被尊重、有效能,以及與他人建立聯繫。

他說︰「當每個人轉向進入適應模式(adaptive mode)時」,「生活中這些重要的需求和意義就可以得到滿足。」

不要老是想著自己最差最壞的一面。我們每個人內在都同時存在著多種模式——某些較其他更具適應性。產生問題的行為會引起我們的注意,但專注於正向的一面往往更有成效。

務要思考以下的寓言故事,並也許與身邊的年輕人分享,這故事摘錄自 Tim 最近的文章

一個年老的切羅基人正在教導孫兒有關人生之道。
「我的內心正在進行一場爭鬥,」他對男孩說。
「這是一場可怕的戰鬥,兩狼相爭。一隻狼是邪惡的——他是憤怒、嫉妒、悲傷、遺憾、貪婪、傲慢、自憐、內疚、怨恨、自卑、謊言、虛假的驕傲、優越感和自我。」
他接著說︰「另一隻狼是美好的——他是喜樂、和平、愛、希望、寧靜、謙遜、善良、仁慈、同情、慷慨、真理、憐憫和信心。同樣的鬥爭也正在你的內心發生,並且也出現在其他人的內心。」
孫兒想了想,問爺爺道:「哪隻狼會贏?」
年老的切羅基人簡單地回答︰「你養育的那一隻。」

帶著恒毅和感恩,
Angela

北山堂團隊想知道: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甚麼得著嗎?


  • 認識正向教育更多

  • 對我個人生活有啟發

  • 對我教養孩子有幫助

  • 對我的教學工作有提醒